增加求职砝码大一开始瞄准“职训”
“到2012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给大学生泼了一脸冷水:不仅明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不能考公务员,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某财经学院日前对学生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面对变化,财院的大学生们开始变更职业规划,选择用“证书”来为将来成功就业增添一份胜算。
会计培训成了香饽饽
寻找实习单位、参加职业资格培训、赴外地进行社会实践……走访发现,大一学生成了目前各种培训机构的主要生源,并且在有些培训项目上的人数甚至超过了职场白领。
相关调查显示,报名参加培训的大学生热衷的项目除了传统的英语外,人力资源、会计、心理咨询师、物业等也成了“香饽饽”。其中,报名参加会计培训的大学生由40%增加到55%,而在职白领则由60%降为45%。
过去,有不少大学生忙着参加各种职业考证,有的人甚至攥着七八种职业证书,以为多个证,就业就多一份保证。但后来发现,用人单位对“杂证”学生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更看重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
现在考证的大学生目标很明确。一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说:“与以前相比,大学生主动参加培训的意识更积极,择业观念也越来越趋向现实。对在校生来说,能直接帮助就业的英语培训、行业资格培训自然成为首选。很多同学都选择人力资源、会计这些培训,这些职业资格和专业关联度比较紧密,而且行业的稳定性也很好。”
另一位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说:“在校大学生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职业培训不仅能帮助取得专业资格,促进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能从一起参加培训的职场白领身上学到实践经验,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大一生走上考证之路
一位职业资格培训老师表示,大学生主动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是务实的体现,也是对应试教育缺陷的一种弥补。大学生参加培训的目的,多集中在如何掌握岗位职能、提升岗位竞争力方面。其实,大学生应该知道,获得职业资格,只是职前教育的一种。接受职业培训最主要的,是要树立现代人才观念,明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专业人士指引,无论大学生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应具备现代人才的五种能力和三种素质。五种能力是:合理利用和支配时间、经费、设备的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能与背景不同的人共事的能力;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的能力;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三种素质是:阅读、书写、运算技能;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品质、诚实、集体责任感等。而这些素质和能力,不是一纸证书所能替代的。
据了解,该财院近三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税务系统工作的毕业生有230人,而2010年参加国考的应届毕业生也达850人之多。调查显示,财院财政系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中有76%的学生认为公考政策的微调给自己的职业规划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对此,有专家认为,此次国家调整录用应届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条件,对于财经、政法等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公考”曾是他们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现在不得不放弃考公务员的念头,而选择直接就业。
在收回来的129份有效问卷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阶段应该考取的证书在3-5本,也有不少同学觉得应该考取5本以上的证书。其中,72.1%的学生认为考取多本证书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17.1%的学生认为获取证书是对自身能力的认可和提升。同时,大部分学生从大一开始便十分关注各类证书考试,认为证书是重要的竞争资源,应当早准备早考取。
本版文字整理/本报记者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