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招聘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的频频提问,湖南长沙某高校学生林某一口气从口袋中掏出七本资格证书,以此证明自己的实力。不久前发生在长沙市一次招聘会上的这一幕,着实让在场的人感叹不已。
曾几何时,大学校园内,莘莘学子们凭着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按部就班完成学业后,便敢昂然走入职场。而近年在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内,大学生们热衷于考“证”的心态,既有就业压力带来的无奈,也有盲目跟风求得心理平衡的自慰。
高校进入“证”时代
今年20出头的杨娜是长沙某职业学院康复系的一名大学生。入校不久,杨娜就像她的前几届学长一样,通过了英语三级、计算机一级的考试,不久前还考取了育婴师职业证书。目前她正在准备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
“现在,大学生考证书已成为时髦。” 杨娜对记者说,“我们也知道考证书要花费很多精力,但在校时如不多考几个证,心里就不踏实。”
记者了解到,目前流行于大学校园的证书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公共技能型证书,如英语等级考试;专业性证书,如物流师;实用操作型证书,如驾驶证等。
在绝大多数的大学里,拿到公共技能型证书是学校对学生的“规定动作”。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经济系学生苏某,在两年前入校时,面对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已有几分吃力。没想到,学校还有考“证”要求,他先是考了普通话、计算机、英语等级证,接着又自加压力,拿到了商务策划师证,还考了驾照。目前他正准备考办公软件运用方面的证书。
“有技术,还要靠证书支撑,才能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广州市无线电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小李在接受当地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一些职业院校,还有个硬性规定:学生毕业时都要求有“双证”,即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小李告诉记者,他们毕业前找工作时,一些同学甚至拿出来六七个职业资格证书,摆出来像打扑克一样,目的就是希望能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记者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采访时,一校方负责人透露,目前学校1.7万名学生,除毕业证外,百分之百手上都有一个职业资格证,一个学生手上有两三个证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甚至有多达五六个证书。“以前学校对学生考证没有要求,现在要求学生必须拿与自己专业或专业相近的证才能毕业。”这位负责人说。
考“证”热折射“本领恐慌”
大学校园内汹涌而至的考“证”热,既暴露出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职场时的恐惧和无奈,也反映出时下部分社会机构“一证在手,走遍神州”的夸大宣传给学生造成的心理暗示。
“考‘证’的原始动力还是在于方便求职,”湖南理工学院学生王某说,“毕竟多拿一个证,就意味着多一个就业机会,多一条生活出路。” 她的话代表了绝大多数热衷于考“证”大学生的看法。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客观上造成了不少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他们在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来增加就业“砝码”的情况下,最现实的办法就是通过多拿“证”来增加求职竞争力。
同时,从众心理也让一些大学生赶起了“考证”的时髦。浙江工业大学一位姓王的学生接受当地媒体记者调查时说,进大学后他很迷茫,不知道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一直到了大三下半学期,他才焦急起来。这时候,他发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在忙着考“证”,一向会读书的他,感觉像找到了救命稻草,立刻也加入了考“证”一族。
另外,部分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使他们患上了“证件依赖症”,这在一些职业院校表现尤为突出。由于社会上的歧视,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记者了解到,因为这个原因,一些职业学院的学生自觉低人一等,往往想通过证书来获得社会的认可。
记者了解到,在湖南某职业学院的物业管理班,全班52个学生都已考取了助理物流师的职业资格证,但他们却并不满足,每人还想要再考一个证。目前,这个班已有5人考取了企业经纪人资格证、5人考取了会计证、1人考取了高等秘书证、5人获得内审员资格证。
而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对于大学生考“证”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现象在湖南的一些高校中普遍存在。记者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采访时发现,在周边不到两公里的地段上,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竟多达10余家。该学院职业技能中心主任谢谊晖告诉记者,这类培训机构经常将招生广告发到教室、寝室,诱骗在校学生。
“围城”内外的博弈
“校园考证书,恰似一座‘围城’,考了的人想出来,没考的要进去。”一些高校学生感叹。
浙江工业大学中文系的刘同学接受在当地媒体采访时坦言,他第一次去参加招聘会的时候,手上攥着一大叠证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二级、教师资格证、秘书资格证,还有驾驶证。但她发现,这些花了几千块钱考出来的证,却根本用不到“刀刃”上。
“还是有真本领最重要。现在大家考证书的心态都太急功近利了。”她感慨到,认为自己当初太浮躁了,花费在考证上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将专业知识学得更扎实些来得有用。
由于证书的有利可图,一些社会机构和协会感到“商机无限”,不惜夸下海口,诱导学生。记者在湖南岳阳市曾经看到一家招生培训机构贴在高校校园内的培训考证“承诺”:“只要交足报名、培训费用800元,我们将为您提供全程服务,保证通过率达到95%。” 但当记者进一步了解时却发现,很多“培训机构”不要说没有认证资格,甚至没有专门的培训场地,有的只是一些“高价秘笈”、“包你过关”的廉价承诺。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高校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也“披挂上阵”,参与博弈。一些学生反映,有时自己辛辛苦苦考下一个证,满怀希望地认为能将此作为求职的“敲门砖”;最后却发现,这个证根本没有通过职能部门的认定,纯属“黑”培训机构“造”出来的“黑”证件。
考“证”热的冷思考
针对目前社会上“证”出多门的现实,不少专家建议,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和健全系统的职业资格制度。暨南大学公共关系学陈老师对当地媒体建议,应把考核逐步交给行业组织实施。由于行业组织本身熟悉各职业特点,因此能够使考核真正成为检验相关人员质量的“门槛”。劳动部门应加快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制度,什么职业需要什么技能标准等要一一列明,避免用人单位滥用人才。
大学生考证的实际价值有多大?记者认为还应该辩证地看待。专家认为,目前在中国,约有一半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屡遭拒绝是因缺乏社会经验,并非没有“持证”。大学生顺利进入职场的关键因素在于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谢希钢则认为,学生不必花太多精力考证,因为教学计划本身就已包含了大量的专业技能。特别是个别学生盲目追求证书数量的做法更是不值得提倡,例如有的学生所学专业是物业管理,却去考人力资源的证书,致使专业相隔太远,不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她认为,“遍地开花”不如“一枝独秀”。
一些走出证书“围城”的大学生也意识到,盲目地“跟风”考“证”有时只是给自己制造一种没有“虚度年华”的心理安慰。一些学生坦言,很多已经毕业的学长们,怀揣的那些证书,至今仍“无用武之地”。他们认为,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有针对性地考取相应证书,才是走出考“证”“围城”的最佳选择。